
千多人。他们一晚上能赚5毛钱,一个月下来相当于工厂半个月工资,一时间出现了城乡家家户户挑灯夜战搞生产的动人场景。1982年年产值达到当时是天文数字的5000万元,两年间发放的加工费达1200多万元,破产的企业又红火起来,城乡百姓也因此受惠。
但一封“乐清革命群众”的控告信,却让登山鞋厂落了个“有损害国家利益、破坏工资制度”的罪名,二轻局长应国存也被控有走私、行贿等行为……省委工作组认为这是典型的破坏计划经济,搞资本主义行为,要拿登山鞋厂开刀,查处应国存!
但孙宝经、林克己和副书记何元赞、连正德等县委一班人的观点截然不同,他们认为这是改革、搞活,是发展生产、解决就业、致富百姓,完全符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应予肯定,全力支持。所谓应国存走私行贿等,调查后纯系子虚乌有,因此他们也不同意处理。
于是,会议上便脸红脖子粗,拍桌子,连茶杯都滚到地上了!
结果当然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因为有诱发助长资本主义
倾向、对省委工作组不配合不支持、及对自身问题不清醒等三大“罪名”,6月12日,省委下达文件,乐清县委整个班子被“连窝端”,两位主要领导都被免职(局长处理自不在话下)。
当年9月28日,《人民日报》在第二版报道称:拒不执行上级指示,浙江省委决定调整乐清县委班子,免去孙宝经、林克己两人职务……并还加了编者按。当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播发同一消息,之后省、市广播电台紧随其后。县领导被免职点名,还上了人民日报,全国罕见,孙、林两人的名气是大了去了……
除孙 、林外,另两位副书记何元赞、连正德也先后被调离领导岗位。何在不久被免职,32岁的连正德则于1983年被送往南京农大读书(毕业后在玉环、椒江等地任职,1992年调回温州,历任常务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但温州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和百姓富裕的现实,最后还是证明他们的坚持是对的。5年后,后任省委领导也看到了这一点,意识到当年对孙、林处理有误,也因孙、林两人的不断申诉,省委决定有个态度。1987年9月19日,时任温州市委书记董朝才受省委委托,在市委领导干部理论读书班上(此次会议主题是“学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坚定不移推进温州改革试验”),对孙、林当年的“拒不执行”作了新的评价。
次日,温州日报头版的消息中有这样一段话:
最后,董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