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电枢纽工程前期工作,之后又参加过县级干部班子考察,1987年,市委以追认方式,安排他为市计经委正职巡视员。
一个出生入死的地下党游击队员,居然被说成是反党集团成员;身为县长致力地方经济、维护民生而被免职,后虽获更正,却从此失去展示才干实现抱负的政治平台……这在谁身上,都会愤愤不平。但今天,当林克己谈及自己仕途人生经历时,没有一丝一毫怨尤之气,相反,从个人的挫折与政治磨难中,他领悟到了更多人生哲理,加深了对政治生活的认识理解。
他说,这些年来,联系个人命运和温州现实,他一直在思考总结,有三点深刻体会:
一,三中全会的思想路线实在是十分英明,他是越想越感到正确,这是指引温州市场经济发展的灯塔,也是他们当时敢于坚持、抵制的政治靠山。
二,群众确实是创造历史的英雄,是历史的缔造者。像乐清的民营经济,就是由草根群众艰苦创业发展起来的,决不是某位领导发明创造的。当领导的有两种态度,一是支持引导,二是打击扼杀,我们当然要支持保护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三是作为支持改革的领导者,一定要有胆气,要有敢冒风险的精神。像我们当年,明知这样顶,乌纱帽是“戴不牢”的。但我们想,我们是符合三中全会精神的,是对的,无非就不当这个官么!当官要有奉献精神,没这个精神,就不会、也不敢坚持真理。
他说自己是不肯做违心事、委曲求全的,他知道自己性格“太硬”,这种性格是不适宜在官场的。但这也好,这种“硬”带给他许多政治磨难,但也使他敢于坚持真理、坚持原则,不做出卖原则的违心事。
因为他当年是有明确信念,想明白了干的,因此他今天没有埋怨任何人,也没有反悔,入党至今63年来,虽然遭遇许多不公、不平,甚至政治打击,但自己一直心境坦荡,日子过得很踏实,很安宁。
林克己今年82岁,身体健康,说话不时流露激情。他总结说,经历这么多人生挫折而能心境坦荡,他有六个字:一是“坚信”。相信组织,相信群众;二是“自信”。奉公守法,相信自己是对的,不对就改正;三是“自律”。勤政廉洁,当干部要站得正立得直。当年市委一位领导曾透露给他说,当时我们把你几条筋、几粒骨都摸过了,还好是两袖清风……他说,当时听了这话还真的一身冷汗,要不是自己站得正,还能有今天吗!
他说,当干部要盖棺论定,不要人走了,还被群众骂娘。现在他最感宽慰的是平阳、苍南、乐清的干部群众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