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线厂原址的初期在搬迁的一片废墟中,建起简易的住所兼办公室,他为人表彰,带领全体董事会成员吃住在工地,密切关注着鞋城基建的每一天的进程。在鞋城基建工程按照原设计按部就班地实施之际,“非典”疫情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北京成了“非典”发病的重灾区,当时疫情人心慌慌,非常恐怖。在京的外地人几乎想尽一切办法逃离北京去保命躲难,但卢华飞同志没有那样做,他用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对事业的无比追求的惊人胆识来证明了自己坚强意志。没有离开鞋城的建筑工地半步,在鞋城基建主体将要完工之时,他又考虑起如何招商,如何最大限度消除非典带来的负面影响。鞋城的招商引资工作开展起来谋划着,起动开业前各项准备工作的如何实施。以报效京浙两地各级领导和众多制鞋、经营鞋业的乡亲们关心和期望。体现出他的胆识眼光和超过常人的经商魄力。
四、热心公益
有了钱的卢华飞没有忘记家乡,几年来一直在家乡扶贫解困,助学帮教,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回报社会。卢华飞在别人心目中的威望也与日俱增。身上的社会职务也越来越多,北京浙江企业商会副会长、乐清北京商会会长、乐清市慈善总会首届名誉历史、北京丰台区工商联执委常委、北京温州企业商会执行会长。今年又当选为乐清市在外企业家联合会会长。卢华飞同志大胆提出,通过商会,为广大会员架起合作之桥,开展跨行业、跨地区、跨国界的经贸交流。促进资源整合,促进信息传递,促进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帮助他们在发展中克服困难。通过商会与银行的合作,开展资本运做,对资金短缺的会员通过商会进行融资,团结合作、共谋发展。
卢华飞还是乐清市乐成驻京党支部书记,尽管他商业活动十分忙碌,但他坚持开展党日活动和献爱心等一系列活动,对党的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倾注了浓浓的深情…
五、梦不停息
但是50多岁的卢华飞依然壮怀激烈。当问起建成这座亚洲最大的鞋城是否就是他30年来发展的目标时,他的回答是:“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目前,中联华都红门鞋城又处在新一轮的改善之中。卢华飞的人生似乎永远是处于竞技与思考的状态,他像个追梦人一样,时刻在构划着未来要做的事情。在他的眼中,他的事业远没有达到他所想像中的那个顶峰。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希望温州人在北京能真正地融入首都生活,我希望乐清人能真正地扎根于北京。我的理想是把二十年前北有中关村,南有浙江村的传说还原成现实。”
作为乐清市在外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