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qmr.net/edit/uploadfile/2010062683149937.jpg)
,邱清华、张雪梅夫妇率子女回乐清,参加了迁葬与立碑仪式。
领导干部“三同”是我党一贯提倡的优良传统,叶建新一直记着毛主席这话。任职乐清之初,防洪滞留山区是他记忆深刻的一件事。五六月间汛期的一天,分管农业的叶建新带队检查几个主要防洪设施后,马不停蹄来到温台交界的福溪水库,部署防洪。为便于了解民情,晚上他们就住到仙溪镇一花木专业户家里,以便次日再去邻近山区。不料,第二天早上,突遇山洪暴发,水位迅疾升高,叶建新与有关同志只得蹚着齐腰深的水,才返回这个农家,之后就在他家指挥防汛。住了2天后,大米、蔬菜吃完了,就吃“阳春面”,后来还上街买山区麦饼充饥。山洪退后,他顺道走访了几户山民,在一个老村支书家菜橱里,他看到的是霉干菜、豆腐乳……连花木专业户和村支书都还停留在温饱线上,遑论深山沟里一般村民!这也使他心情沉重地意识到,必须想方设法加大扶贫力度,让山区百姓早日脱贫……
继承“三同”传统的叶建新作风亲民,工作踏实。在不久后省委对乐清领导班子进行民主测评和推荐时,作为县委书记推荐人选,他得票最高。1992年10月,叶建新被省委任命为乐清县委书记。任书记后,他继续将扶贫挂在心头。1993年春,他带有关同志来到与永嘉县交界的城北乡,又步行2个半小时到该乡的松罗村扶贫。通过天乐塑胶管道公司总经理干方明的资助,将水管直接通到80多户村民家里,解决了村民用水问题。新任书记在村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说,几十年来县领导还是第一次来这里啊!
叶建新走马上任履新县委书记的1992年,正是温州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摆脱了姓资姓社的政治责难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温州民营经济滥觞之地的乐清更是如此,经过改革开放10多年风雨历程,经济社会发展已迈上了新台阶。叶建新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契机,将推进乐清“二次创业”作为中心工作。此间,两件大事成为县委县政府重要工作:一是积极申报,尽快实现撤县设市;二是集中专家和干部群众智慧,制定一个新的统领乐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战略。为此,叶建新带领班子成员和部门领导,分专题开展调查研究。他经常审视乐清地图,缜思密虑。一段时间后,在调研讨论的基础上,他的思路日趋明确:应当依托104国道建设工业走廊;依托雁荡山脉建设旅游画廊;依托海岸沿线建设海洋资源开发长廊;依托濒临东海建设深水良港……这就是后来在常委会一致通过,并写入乐清县第九次党代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