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君就是抓住这个机会,揽下了一些企业报的文字排版等事务,凭他在县报做过记者的经验,很方便地做出了这些企业报,也很好地解决了自己的生存问题。二是这段时期里,东君身在鲜活喧哗的柳市镇里,在做着自己工作室事务的同时,东君的心态是自由放松的,他几乎什么文体都写,小说、散文、诗、随笔,在这几种文体上,他都几乎保持了相同的写作高度。东君后来在柳市找下了一家叫电器协会的单位正式上班领工资。有时很忙,有时很闲。
这些年来,东君在写作的同时,还读了很多书。他是温州不多的几个一边认真读书一边写作的人。他在这之间写下了十几个中短篇,这些小说,除了少数几部在《收获》等刊物上发表之外,其余的都几乎被退稿锁在了抽屉中。有段时间,他对自己在小说中使用叙述方式也有点怀疑起来。但是,这怀疑很快地过去了,他仍然坚持着自己的一贯的写作风格。与此同时,他开始了长篇小说的写作。这个长篇在他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就对我说过,说这是一次跨文体叙事的写作,相信这个小说的成功。几乎在一二年的时间里,每次聚会只要东君在时,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问起东君的这部小说写作进程。之后,他把部分章节给了我们文联的县刊刊出,这样一来,乐清的几个写作者就渐渐地知道了东君这个长篇中的人物,有时有事无事都会聊起马家堡以及马老爷等马氏家族人物。对他的这种时间结构宏大并带有语言狂欢式的长篇写作,大家都觉得读来比较过瘾。那时虽然还没见这个长篇的全部,但大家都觉得这会是一部成功的长篇小说。等他写完了后面部分的时候,几乎温州所有写小说的都知道东君的长篇写成了。这部三十万字的长篇,出版之后,果然得到了很好的反响,今年年初中国作协在北京为国内三位青年作家开了一次长篇小说研讨会,其中就有东君的这部《树巢》(原名《根》)。各路评论家云集,大家把好话说尽。去年以来,东君的小说开始发得多起来了,而且不断地得到好评。他的小说《荒诞的人》还得了《上海文学》中篇小说奖。而这些小说都是他八九年前写下的,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以前的写下的原不被看好的小说现在都很顺利地发了出来,并不断地得到了重视。这说明这些小说确是好小说,哪怕是放了若干年后拿出来还仍然是好小说。
在乐清文学圈里,东君是一个很好的朋友。乐清文学圈里写作的人就这么几个,大家在对东君进行评价时,说,晓泉这个人(这是他的原名,乐清的朋友圈里都是这么直呼他的原名),重义气,重情谊,从没见过他重色轻友,没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