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目的是令一切众生得到幸福。按照佛经的说法,如果你给鳏寡孤独残疾者等需要钱的人帮助了1元,比给佛供养了100元、1000元还重要。可惜,很多人把“供养众生的功德大于敬佛的功德”本末倒置了。所以,关键是学佛,从佛法中汲取智慧营养,而不是求佛菩萨的保佑,获取名利。
要学观音的慈悲、文殊的智慧、金刚的力量,这与我归纳的“大力美”有异曲同工之妙。大是慈悲,力是力量,美是智慧。要把握大的方向,遵循美的导向,发挥力的作用,慈悲、智慧双修,力量无穷。无上密中佛父佛母双身合体像,就是慈悲和智慧相结合的象征。佛父代表慈悲,佛母代表智慧,悲为阳,智为阴,阴阳相合不悖,便称“金刚”。可见,学习佛法能使人变得聪明、善良、心胸宽广。有佛的这种胸怀,人际关系就会十分融洽。把佛的这种慈悲、利众的思想变成你的行为准则时,不念一句佛号,不烧一炷香,不静坐一次,你也是菩萨。
生命在于自然。在西藏,我们能够感受到藏民活得坦荡,死得从容。活着是一种很自然的状态,很自在,不做作,这是一种原生态的自然美。死只是迟早的问题,每个人都要面对。生命就是生死共舞,无常律动。接近死亡,可以带来真正的觉醒和生命观的改变。藏族人认为,死亡的过程只不过是生命的延伸而已。因此,他们能够安然接受死亡,不受精神折磨,而且逝者的亲朋好友也不会表现得那么悲痛,而是以自然的方式给临终者爱的关怀,给予希望,找寻宽恕。
反省死亡,是为了在观照无常时学会放下,在适应变化中获得自在,在这个过度复杂的时代里,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简单。藏族对生与死的这种独到理解,是形成藏民族乐观天性的根源。这种理念使藏民族在与自然的关系中,更注重适应,而不是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