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一系列问题。 1999年9月下旬,高安泽同志主持小浪底水库下闸蓄水的验收工作。当时汛期未过,面对水库蓄水时下游既可能出现断流和又有可能发生洪水的复杂局面,他与有关领导和专家反复研究,在建设单位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决定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补充方案,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建设单位按计划顺利地实现了下闸蓄水,在保证工期以及按期发电的同时,既合理地避开了洪水风险,又避免了水库下游断流,取得了巨大的工程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南水北调补充规划工作的过程中,高安泽同志认真贯彻国务院和水利部领导的指示,非常尊重各方面专家的意见。一些专家认为中线输水必须要有一定的调蓄能力,提高供水的保证率。于是在中线查勘的过程中,高安泽同志很留意沿线的地形地质条件和已建工程情况,最后向设计单位提出了结合一个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兴建一座中线在线调节水库的重要建议,成为解决南水北调三大技术难题中的防洪风险和水量调度难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新疆的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由于干旱少雨和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下游长期断流,尾闾台特马湖早已干涸,下游被称为“绿色走廊”的80多万亩胡杨林衰减至不到11万亩,生态环境日趋恶化。2000年11月,高安泽同志受命赴新疆协调由博斯腾湖继续向塔里木河下游调水事宜。他不顾尚在病中的身体,7天行程近4000公里,跑遍了塔里木河干流及与调水有关的地区,每天工作近15个小时,积极协调有关各方关系,并与黄河水利委员会领导和当地的专家、领导一起,认真分析了继续调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向自治区领导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调水计划和保障措施的建议,最终使 2亿多立方米的“生命之水”,被送往塔河下游215公里近乎长期干涸的河道,使濒临消失的胡杨林开始恢复生机,被朱镕基总理赞誉为 “一曲绿色的颂歌”。 二、 献身负责求实,对工作精益求精 献身、负责、求实,是水利行业精神,也是高安泽同志的真实写照。 高安泽同志在工作中有一种拼命精神。他深知水利工程关系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坚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技术管理工作。为此,他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12点以后。多年来在他的工作日历上,几乎没有真正的节假日。2001年春节前的大年二十九,他还一直工作到下午5点多,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在夜幕中回家。部里按规定安排的休假,他也从未享受过。2000年,他老伴儿退休了,在大家的劝说下,他好不容易答应陪老伴去休假,机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