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游击队员飞向蓝天的徐柏龄
徐柏龄,1932年9月出生,乐清市白石街道办上陈村人。1949年2月参加浙南游击纵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12月任华东空军第六预科总队飞行分队长。1954年12月从空军第一航校毕业进入民航。195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64年被民航总局、空军党委分别授予“优秀机长”标兵称号,1982年被民航总局授予“全国民航安全飞行模范”称号。1986年12月任民用航空局副局长。1987年4月任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兼北京管理局局长。1988年3月任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总裁。全国第四、五届人大代表,全国第九届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八、九、十届人大代表。现任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顾问,中国民用航空协会副会长,中国飞行技术委员会主任。
1957年8月2日,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首任总裁徐柏龄飞行生涯中的一个难忘的日子。从这天起,不满25岁的徐柏龄,开始为周恩来总理驾驶专机。这是从浙南游击队飞向蓝天的徐柏龄,做梦都未曾想到的。 徐柏龄,1932年9月出生于乐清市白石镇上陈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17岁参加了浙南游击纵队城西武工队。艰苦紧张的游击队生活锻炼了徐柏龄。那时候白天练兵,夜晚行军打仗或转移驻地,常常饱一顿饥一餐。最令他难忘的是站岗放哨。游击队放哨远离驻地,又专挑边边角角。最令小柏龄害怕的是在破坟堆放哨,遇到刮风下雨、电闪雷鸣,树枝在黑夜中来回摆动,树叶嗖嗖作响,那些暴露在地面上的尸骨,在磷的作用下放出一闪一闪的“鬼火”,真令17岁的徐柏龄毛骨悚然。但时间一长,徐柏龄渐渐习惯了,胆子也大了。所以后来徐柏龄回忆说:“人的意志是在特定的环境中磨练出来的。” 温州市解放后,徐柏龄所在的部队被整编为陆军35军103师308团,驻守在温州瑞安鳌江海防前线。1950年6月25日,朝鲜爆发了战争,我国政府在朝鲜金日成主席的请求下,党中央和毛主席断然作出决定: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抗美援朝。但是,朝鲜战场空中的优势完全控制在美方,他们白天黑夜轮番轰炸扫射,不仅我志愿军战士伤亡惨重,而且我交通运输线被严重破坏,给后勤支援带来极度困难。当时,中国人民空军还很年轻。飞机少,人员新,作战经验缺乏。中央军委为了加强空军建设,决定从陆军部队选调一批有作战经验、政治素质好、身体健壮的干部培养成飞行员。徐柏龄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