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轻纺市场开辟新天地的温州人
蔡智平:上海市轻纺市场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省驻沪企业协会会长,嘉定区政协常委,曾获得嘉定区十大杰出人物等荣誉。蔡智平1988 年来上海投资创业,1993 年参与筹建上海市轻纺市场。1996 年,蔡智平全面接管轻纺市场经营,使其发展成为一个立足上海,辐射全国的著名专业市场。如今蔡智平的事业已涉足三产流通、国际贸易、咨询业、房地产业等领域,资产规模超过30亿元。 说起蔡智平,知道他的人也许不多,但是说起上海市轻纺市场,在全国恐怕响当当。自1989 年下海经商,蔡智平一直很低调。蔡智平是乐清籍在外创业十分成功的企业家,自1993年投资创办上海市经纺市场以来,先后创办了上海董家渡面料市场、江苏泰州商城、上海瑞恩国际贸易公司、上海文体国际博览城和江苏常熟国际服装服饰城,总资产超50亿元。蔡智平创业成功的同时,始终不忘回报社会,先后在上海、浙江、安徽等地捐资1000多万元,支援特困职工、下岗职工、希望工程、敬老事业等,赢得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成为浙江省在沪企业协会名誉会长、上海嘉定区政协常委、嘉定区工商联副会长、嘉定区商业联合会常务会长、黄浦区人大代表、乐清市政协委员。 不得不砸的铁饭碗 蔡智平出生于浙江温州乐清,中学毕业后当起了木材采购员。80年代初,他只身一人闯荡大西北,经营过低压电器、皮毛、服装等生意,1986 年通过招聘,他成为西安红旗商场的总经理,捧起了铁饭碗,每月工资1400 元。 1988 年初,正值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初期,当时温州已有许多人自己做起了小老板。朋友对蔡智平说:“还在西安赚那1400 元干什么,回来我们一起做大生意。”对上海怀有一种莫名感情的蔡智平,当时就意识到:要做,就到上海做,但他又舍不得手上捧着的铁饭碗。于是,他遣妻子和一位朋友先到上海创业。在浦东北蔡,他们承包了一家濒临倒闭的羊毛衫厂,做起了兔毛衫。由于是“门外汉”,不了解兔毛的性能,他们织出来的兔毛衫一洗全缩成了大人不能穿、小孩又嫌大的“废品”。这样一年下来,他们不仅把本全赔了进去,还欠债70多万元。这年的腊月二十八,当怀揣着工资的蔡智平从西安赶到羊毛衫厂时,看到的是讨债者围堵工厂的情景。蔡智平掏空了口袋,费了好多口舌,才算暂时劝退了讨债者。三个人靠剩下的10块钱,熬过了大年初一。大年初二,他们开高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