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以奇怪的眼光看待我们,很多人还觉得不可能,有人问我,霍利菲尔德的图片是不是假的,还经常有人会问,你是不是在逞强?但我们自己知道,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它来自于我们对诚信这一商业原则的坚持,对目标的执着和对产品品质的一贯严格要求。
从一开始我们的定位就是品牌型企业,而不是生产型企业。有人可能会花大钱盖更大的厂房,那么应大可能不是这样,我们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是第一个用进口原料的,北方没有一家企业可以象我们这样用意大利原料,可能会有人觉得我们的皮衣挺贵,其实在同等质量的皮衣中我们的产品是最便宜的,只要是同样质量的产品,一定比我贵,这一点,我们很自信。”
“1997年引进名师工程之前,我们的产品各方面已经是很领先的了,原料、版型、团队都是一流。我们跟香港和意大利的关系比较密切,跟国外的设计师沟通得比较多,这使我们的款式也领先于北方市场。但是我觉得不够,我觉得还是无法带动整个服装行业的进步,因为服装的第一竞争力应该是设计。上世纪90年代,很多皮衣企业对设计的投入不多,完全依赖香港和意大利的临时性合作方式,哪个款式好,买下来仿一下,做出来就可以赚钱了,搞设计是浪费,没有一个企业愿意在设计开发上投入,与其让设计师画很多图纸,费脑筋去斟酌投与不投,还不如把现成卖得好的拿来,挑几款适合的去投来得容易。那时候,我就想,一个品牌,未来都是这么做下去,能生存吗?所以我们就引进了名师工程。这个决策关系到我们品牌发展的核心需要,我们就必须去投入,其他钱可以省,这个核心需要一定不能省,因为它可以增强我们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至于打品牌形象,做整体的CI策划,这对国外品牌来说,很自然,几十年前就这么做了。在中国,现在看起来也很自然,就应该这么做。但那是品牌形象的策划行业刚刚起步,还很不成熟,大家都不明白应该怎么做,很难做,是挑战。那时候,我们算是第一个,一推出来,很快就得到全国的认同。很多商场都抢着要我们去做专柜,所以我们在和商场谈条件的时候就很顺利,特别是在三北地区,很有影响力。我们到任何一个商场,都会得到最好的位置,最好的条件。我们只是做了一个形象,整个市场拓展力就极大地增强了。因为,品牌形象,做与不做,会有很明显的不同,那些没做的看起来就不够规范。”
2004年,应大成为第一家在时尚之都巴黎做服装发布会的中国皮衣品牌,并在一年内连获“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