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又从东芝公司买来了柱上真空开关技术,并进一步消化、吸收和改进,使产品能够更加适合中国市场的需要。而每一次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和工艺,都给企业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此外,华仪搞技术创新还有另外一个绝招,就是巧借"外脑"。他们所谓的"借助外脑"指的就是和国家电科所、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等联合开发产品并购进技术。
陈道荣曾经说过:在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之初,大部分企业既不具备资本优势,也很难从政府部门获得资金的支持,惟一具备的优势就是已经掌握一项或几项科技成果和所拥有的研究开发人才。因此几乎所有的民营科技企业都把发展出路选择在利用科技优势开拓新的市场上,即在资本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依靠科技优势获取经济效益。
现在,华仪平均每年开发5项新产品,至今已累计开发出80多项新产品。不过,陈道荣也并没有坐在自己的功劳簿上吃老本,他意识到,在日益市场化,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他们的竞争对手是那些"可以让创新产品像自来水一样供给市场的跨国公司"。如果他们不能由产品的一次创新进步到不断创新、持续创新,不能由单一创新产品进步到系列创新产品,就无法保证自身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意味着,华仪假如要继续保持旺盛的技术创新活力,就必须采用新的技术创新策略,创新类型、创新方式和创新范围将发生改变。
用策略
陈道荣认为,与国外企业竞争说到底还是技术的竞争。国内的企业搞科技创新应该讲究策略,即采取"跟踪策略"。"追着人家的脚印走,走到能够有一天与人并肩而行,然后再让别人跟着我们的脚印走。跟着人家走并不可耻,不承认落后才是执迷不悟;咬住了世界冠军就可能破亚洲纪录,也可能成为世界冠军。"
陈道荣说,实施"跟踪策略"的核心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研究开发活动的内部化。为此,他们花巨资在上海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目的是追踪国内外最新的产品标准信息,研制和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新产品。他曾与ABB公司一位高层主管面谈,向对方提出能否推荐一些工程技术人才,还给东芝公司发邮件,希望对方也给他们推荐人才。而他们也会出重金聘请国际优秀技术人才。他相信通过努力,华仪能够请来国际和国内知名专家加盟研发中心,形成一个技术创新的团队。企业界有句话:一流企业制订标准;二流企业申请专利;三流企业"仿造"为宜。华仪的"跟踪策略"就是对准一流企业,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始终保持行业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