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同治三年(1864)夏四月,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江弢叔来乐清翁垟任长林场盐课大使。盐课大使是八品微官,主要职责是管理盐民和征收盐税,兼管辖区内的民事。咸同时期国家不宁,战乱频仍,乐清一度被太平军占领70多天,长林场也曾经兵火,“积弛二十余年”。初来时场署破败不堪,不能住人,他只好寄居在附近的塔山寺内。长林场在海边,“海天云似浪,卤地树无花”,井水都带咸味,想泡一杯好茶,还须到远处取水。“风痴”来了,这里又首当其冲。官小,生活如此艰苦,但对历经战乱浪迹多年的诗人来说,总算有了个安稳的栖身之所。尤其使他感到欣慰的是,他在这里结交了一批可以时相往还谈诗论文的新朋友。当时乐清西乡的许多年轻文人常在高园黄昆南家雅集,江弢叔也经常去黄家参加聚会。 江弢叔在乐清结识的朋友中,有一位叫陈诰的,比江弢叔小8岁,翁垟人,其家和江弢叔的寓斋仅隔一里之地,二人时相过从,关系在师友之间。陈诰字荻洲(亦作荻舟、笛舟),家境清寒,而狷介负气,参加童子试时,因不堪忍受搜身之辱,拂袖退出考场,从此不再应考,靠教书维持生活,曾在黄昆南家当家庭教师,教黄的四个儿子读书。江弢叔对陈诰的印象很好,多次赠诗给他。他在五古《又赠陈生》里称陈诰是溷在萧艾中的芳草,鼓励他发奋读书: ……勉彼益读书,乃以家贫对。我意大不然,笑其见识隘。贫乃士之福,饥寒兹磨淬。古来英杰人,激发凡几辈。富儿握牙筹,多藏作灾怪。金气锢终身,不贫反是害。生时闻我言,意气一慷慨。归去仰屋梁,屋若为之大。从此金石声,渊渊出墙外。 一次,陈诰送来一筐芥菜,江弢叔作七绝《陈生送芥》答谢: 幽人忽有顷筐至,疑与寻常赠不同。 芥者介也堪会意,愿余勿以易三公。 “芥”“介”同音,江弢叔从芥菜联想到节介,觉得陈诰送芥给他意味深长,于是大加发挥,说陈诰乃是以节介勉励他。江弢叔写这首诗,其意在与陈诰共勉。 同治四年五月,江弢叔调离长林场到杭州任职。行前,乐清的朋友纷纷置酒饯别,作诗送行,连平日很少写诗的徐德元也一连写了3首。最让江弢叔感动的是,朋友们知他宦囊羞涩,又为他一家买舟置装。他在留别诗中说:“不自知愁友代愁,士林争与买扁舟。人情厚处难为别,到得行时却愿留。”后来,乐清的朋友将江弢叔的4首留别诗和朋友们的送行诗汇编为一册,题为《长林送行诗》。乐清友人的送行诗共29首,作者有徐德元、黄昆南、陈诰、郑梦白、郑梦江等多人,以陈诰的诗最为伤感。陈诰对江弢叔的感情极深,视之为恩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