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乐清文化老人
正中书局初版本《饮水词笺》
■郑金才
纳兰词第一个注本
听朱恵国教授讲词学,突然想起民国时期乐清有一个姓李的老先生研究词学,但想不起其名字。几日后,张炳勋先生来小坐,我问起此人名字。张老师告诉我:“李勖,李志遐先生,他是研究纳兰性德的,民国时出了本书叫《饮水词笺》,原先我家也有一本,文革时期烧了。”
于是上网查到一册华侨出版社2012年新出《纳兰词笺》,笺注者李勖,遂购一册先睹为快。说来也凑巧,网上正好有一本正中书局1959年台湾版《饮水词笺》在拍卖,还有三天结拍。到第三天我吃完晚饭就守在电脑边,苦战数十回终于得手。后又搜得正中书局1937年初版本。
华侨出版社的《纳兰词笺》,是将民国李勖笺注《饮水词笺》换了个书名,而且也没做任何说明,可谓不伦不类。李勖《饮水词笺》初版本与1959年台湾再版本相较,还是有区别的。初版本是国学丛刊一种,有叶恭绰、黄孝纾两人题扉页,后有纳兰容若二十小影、三十小影,并有他手书词稿一页。前有龙榆生1936年4月1日写的序,后有夏承焘1936年2月写成的题辞。又有李勖癸酉年夏(1933)自序。而1959年台湾再版本封面是国学丛书《饮水词笺》,只保留了夏承焘题辞,李勖自序、龙榆生序,其他题词插图均删去。
从李勖自序中得知此书曾“先后三易其稿”。“其初成于辛末秋杪,值倭寇侵沪,荡为劫灰”,也就是初稿成于1931年秋末,但毁于日寇。“旋重写于壬申之冬,又以今春海行,中途被窃,此则为第三次脱稿矣”。1932年冬重写,1933年春天在海上被偷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版本就是第三稿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出版张草纫的《纳兰词笺注》,参考的即为李勖注本,凡沿用李勖注的均补出篇名。并在前言中说:“纳兰词的笺注本,解放前正中书局曾出版过李勖的《饮水词笺》,注得很简单,有不少错误和疏漏。不过毕竟为后人打下了一个基础,筚路蓝缕,功不可没。”中华书局版《饮水词笺校》,校笺者在前言中说:“李勖《饮水词笺》(一九三七,南京正中书局),是为纳兰性德词集的第一个注本。该本用传统笺释法,注重稽求语辞出处,给后来的注释者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关于此书,其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