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书画艺术作出了卓著的贡献,永远值得我们纪念。
…………
周昌谷作为解放后第一批中国画(当时称为彩墨画)的研究生和潘天寿最有才华的学生,坚持中国画要有自已独特的面貌。所以,尽管他当学生时就是公认的素描大王,在做研究生的岁月里,却一直在探索如何在确保形象准确的同时,削弱以至摆脱素描所依赖的明暗光影手段,强化和突出中国画特有的线纹和墨块的美感。
…………
《两只羊羔》,画中一位藏族少女深情地注视着两只新生的小羊羔,手拈着小草放在嘴边,似乎在品味着那草叶鲜嫩多汁的滋味,两脚互相搓揉着,似乎在春天的阳光下有些发痒;而且,那具有书法意味的线条造型,以墨色为主,彩色为辅,并留有大片空白的布局,使作品具有一望而知的鲜明民族特色。画中那纵横有致的系马杆和疏朗交叉的小草,很自然地引导了观赏者视线的走向,而且还诱发了他们的遐想——那留白处,就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两只羊羔》当之无愧地在华沙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金奖。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艺术品走向世界后第一次获得的国际荣誉,这件作品就成了中国绘画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同时也被看做是浙派现代人物画的第一块奠基石。
………
他开始尝试在画面上把人物和花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个想法确实是受到了潘天寿先生的启发和鼓励。潘先生成功地把山水岩石和草木花卉结合在一起,创立了山水花卉画。这为周昌谷树立了榜样,于是周昌谷也开始创新。
………
这种花卉与人物相结合的新国画,在七十年代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极其热烈的欢迎,受赠者无不视为至宝珍而藏之。因为那就是文革风暴过后文化沙漠上出现的新绿,人们已经厌倦了无休无止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渴望着能有充满人性温暖的艺术来抚慰受到伤害的心灵。
………
在开创花卉人物画的同时,周昌谷也开始了对写意中国画色彩的研究和实践。学过西画并深受林风眠色彩素养薰陶的周昌谷也有同样的想法。
为此,他从两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方面,从传统中吸取营养。在研究传统写意画习见的水墨,浅绛,青绿,丹青(红黑)四大模式的同时,着重从古代工笔重彩壁画和工笔重彩卷轴画中吸取色彩知识,搭配习惯和和运用的经验。他明确地提出了“工笔重彩的色彩可以吸收,工笔重彩的用笔可以改变”的主张,并且在自已的艺术创作用中贯彻实践了这一主张。另一方面,他还主张借鉴西画中印象派和后印象诸流派的色彩知识和艺术实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