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舍弃古典现实主义中色彩为光影造型服务的套路,“去芜存精,使意笔人物画在水墨淡彩之外,别开生面,丰富起来,发展出一条新的道路。”
…………
周昌谷的画作,不但已经涵盖了传统写意画习见的水墨,浅绛,青绿,和丹青四大模式,而且还有从浅绛和青绿模式演变而成的淡墨重彩,以及从丹青模式演变而来的重墨重彩,还有在八十年代大胆开创的正方形满幅全彩模式。这些新旧模式合在一起,可谓品类繁多,七彩纷呈。完全打破了写意中国画以往清烟淡彩水墨为上的旧程式。周昌谷的作品,正如宗白华先生所期盼的那样,终于“回归于‘画是眼睛的艺术’之原始意义,运纵横恣肆之彩笔,写神会目睹之妙景”,开辟了写意中国画浓艳却不失高雅,华美而清新脱俗的色彩新境界。
………
早在六十年代初,周昌谷就开始研究高其佩和潘天寿的指画技法了。他是第一个把指画技法移植到现代人物画上来的人。他的指墨作品,不但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而且线条凝重古厚,燥湿对比强烈,有特别奇拙的趣味。
…………
周昌谷的阔笔点垛现代人物画传承了古代石恪梁楷以来泼墨简笔人物画的笔墨精神,宣示了自己与其他浙派人物画家的区别,具有极其强烈的个性特点。
………
周昌谷在指画现代人物,彩笔花卉,阔笔点垛现代人物和泼墨泼彩山水这四个领域的探索与创新,来自于他多年的书法修炼和对传统笔墨精神的理解。他记得潘天寿先生说过“画事以笔取气,以墨取韵”,而气韵生动历来是品鉴中国画的最高标准。所以,他在以指代笔之际,依然保持着线断气不断,一气呵成的连续性;在以色代墨之时,依然注重干湿对比,力求润含春雨,燥裂秋风。干处点划披离,飞白留空;湿处朦胧氤氲,水色交融;这不仅为画面增添了肌理的趣味,而且促使观赏者不得不参与其中,去辨认,去选择,去整合,去发现艺术家所想所见,去亲自体验那纵横捭阖恣意泼洒之中与自然契合的心灵节拍和生命律动。
周昌谷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完全摆脱了古典写实主义的束缚,不再拘泥于外物形相,而是借助于一蘸数色连拖带转的阔笔点垛以及泼彩指画等高超技法,概括提炼,进而得意忘象,托物寄情。于是他的艺术技进于道,从技法的层面上升到了诗意境界的层面。从这个意义上说,周昌谷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深化了中国画传统中的笔墨精神。
周昌谷的第五个贡献是他那极具个性特点的书体——蚓书。
………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周昌谷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