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榆生在序中称“至此笺之援引博洽,足矣増重艺林,固无待区区之扬扢,而饮水一集,得此益彰,‘冷暖自知’,是又在乎读者矣。”夏承焘则在题辞中盛赞“李君笺释此编至勤,足为容若身后之桓谭。”
李勖的行年事迹
关于李勖的行年事迹,龙榆生在序中写道:“乐清李君志遐,曩岁游学沪上,从予治学特勤,先后为花外饮水二笺,既写定有年,稿毁于淞沪之乱。乱定,复理旧业,当先以饮水词笺初版行世。”后读黄士华先生辑《乐清历代诗词选录》,人物介绍里说:“李志遐,乐成人。国立暨南大学文学院毕业。毕生从事中学教育工作。”其《答愿诗》:“诗酒原是吾家物,自愧未能如谪仙。幸喜衰年身尚健,与君同去访前贤。”其词《水调歌头 和黄士华退休归里闲居韵》:“获享明时福,年老许归休。挟卷迳回梓里,蓄意做长留。精舍未荒三径,紧接名山雁荡,诗料任君收。名副林泉客,吟罢伴浮瓯。 昔同门,今共事,话前游。自愧刘郎老矣,让子擅风流。且庆春风幸拂,前定人生荣瘁,不用细推求!珍惜余生乐,无缺喜金瓯。”又寻到胡景韩主编《雁荡唱酬集》收有李勖8首诗。第40页有张炳勋先生撰写李志遐小传:“乐清乐成镇人。毕业于暨南大学,后矢志树人,任教温州、瓯海中学等校,奈罹右派,终得昭雪,然其人亦垂垂老矣,遗有《扬子之研究》等著述。已故。”《读雁荡吟题后》两首,录其一:“寻幽雁荡两勾留,屈指于今已卅秋。昨读华章神复往,雄峰奇水境重游。”《和雁荡书怀六首》录其二:
名山探胜率诸生,
忽已卅年暗自惊。
曾满诗囊归日检,
自豪此事在平生。
避寇昔年萧寺中,
煮茶课罢小炉红。
乱中稍慰此清福,
品茗披襟向晚风。
查张慕槎是1975年来游雁荡,即景兴怀,作《雁荡吟》。1976年复赋《雁荡书怀》六首。根据李勖诗意可知其《读雁荡吟题后》作于1978年,《和雁荡书怀六首》作于1979年。
联系上老先生儿子
关于李勖先生所知仅这些,后蒙张炳勋先生多方努力,联系上了老先生的儿子李葳,承其相告,他的父亲李勖生于1907年,卒于1994年,得米寿。李勖一生从事教育,平生所好只有书和酒。并云:“酒乃福人之需。”李葳还带来几方他父亲生前所用印章,有李勖、李勗、李志遐等,并出示一份他父亲写的材料,上面有李勖的基本经历——1930年暨南大学毕业,先任暨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