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浏览 |
|
梅溪书院的前尘往事 |
得票数:0
时间:2016/3/27
人气指数:48347
返回前页 |
治五年(1866)病故于梅溪书院。著有《介轩集》二十卷。 蔡保东(1829—1870),乐清城关人,字子釐,一字紫来,徐德元的弟子,道光二十九年(1849)拔贡,咸丰九年(1859)举人,与赵之谦同科。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长期家居,以教书和著述终其一生。《光绪乐清县志》说他“文极高古短峭,习诗赋,精六朝绮靡之体,具四杰灵敏之才”,著有《梅阁诗文集》,诗集中收《梅阁诗草》和《长安游草》,另有骈体文《红楼梦后序》。蔡保东任梅溪书院时间当在同治五年至同治九年(1870)之间。 王旬宣,字爱棠,号仲兰。出身于科第世家,弱冠时就读杭州诂经精舍,交游多为名士,如张预 、陈豪、谭廷献辈,相与讲贯义理,敦尚风格,旁涉考据。咸丰十一年(1861)优贡,同治六年(1867)举人。以气节自励,六赴春闱不第后,不屑于大挑和捐官。曾主讲永嘉枫林书院。任梅溪书院山长时间不清楚,大约在同治末或光绪初。 陈黻宸(1859—1917),字介石,光绪十九年(1893)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历任户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两广方言学堂监督、浙江谘议局议长,辛亥革命后任浙江民政部长、北京大学教授。陈黻宸是近代杰出的教育家、资产阶级思想家和颇有成就的历史学家,清末民初被誉为“浙江大儒”、“史学巨子”,与陈虬、宋恕合称“东瓯三先生”,著作甚多。他在中举前后,曾两度任梅溪书院山长,亦曾掌教平阳龙湖书院、永嘉罗山书院、杭州养正书塾。马叙伦、许德珩、冯友兰、金毓黻等著名人士出其门下或受其影响。 黄鼎瑞(1856—1911),字菊襟,乐清高园人。十二岁时父亲去世,勤苦自立,以第一名考上秀才,曾肄业于杭州诂经精舍,深得山长俞曲园的器重。光绪十一年(1885)中举人,但嗣后五试春闱四次受荐最后均告落榜。爱好诗文写作,年轻时和邑西文士陈箴、陈莛、陈荃、郑鼎彝、王连中等结策鳌诗社。曾主讲梅溪书院十年。光绪二十八年(1901),输赀以直隶州州同分发福建使用,前后十年,辞职回乡两个月后即去世。著有骈、散文一卷,诗二卷,今存《天一笑庐诗集》。 这六位中,陈舜咨长于古文词诗;张振夔长于经学;蔡保东以文才名,而长于骈体;王旬宣以风节相砥砺;黄鼎瑞工诗;陈黻宸长于史。对嘉庆中叶以来这六位著名山长,高谊在《梅溪书院教学记》中分别予以评价,并由此归纳出百年来梅溪书院教学趋势的变化: 溯吾邑百年以来,梅溪山长屡易,而教学之趋势亦变。嘉庆中叶
|
|
|
|
|
|
|
|